教會歷史分期

教會歷史分期

教會的歷史有兩千年之久,我們今天熟知的三位一體、信經、五個唯獨等教義,是有其發展脈絡的。兩千年很長,將教會歷史分期可以幫助我們更具焦在每個時期的神學討論,一般分期如下:
 
1、初代教會
2、古代教會(教父時期)
3、中世紀時期
4、改教時期
5、近代時期
6、現代時期
 
學習教會歷史,了解到我們的信仰是其來有自、有根有基。然而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現在我們討論的很多議題,其實一兩千年前的牧者、神學家早就討論過了,並且字斟句酌的把重要的教義記載下來,是我們參考的重要資料。兩千年的歷史神學,有很豐富的屬靈遺產等著我們去挖寶。

什麼是位格?

664d3dd0a5bf963bd5887537dec1cb72

第一次聽到「位格」這個詞,是在讀道碩學神學時,當時聽到的解釋是「位格」就是有理性、情感、意志,「位格」的英文是person,人就是有「位格」的存在。但是當時聽了,其實似懂非懂,感覺上畢竟不像是生活平常會經歷或用到的詞句或概念。​

其實「位格」這個概念很容易懂,用一個比喻來形容就能豁然開朗了。海綿沒有位格,如果有了位格,就是海綿寶寶。麵包沒有位格,如果有了位格,就變成麵包超人。​

華人的腦袋其實很容易理解「位格」的概念,甚至對華人來說,「位格」的概念是很自然的,所以山有山神,海有海神,甚至地上一顆大石頭,都可以被稱為「石頭公」,人會向它祈禱說話。若沒有位格的概念,那些就只是山、海與石頭而已。​

原來這麼容易明白啊!以後看到「位格」這兩個字,就不會被這樣的哲學用語嚇到了,其實,只要想到海綿寶寶和麵包超人就可以抓住概念了。

忘記背後,努力面前

 Blue Cream Beach Body Photo Fitness Gym For Men Masculine Twitter Post
基督徒要效法保羅的名言:「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經濟學和商業界常使用「沉沒成本」這個概念 ,「沉沒成本」就是「已經付出而且不能回收的成本」。
 
假設你花100元買了一張電影票,但電影開演後覺得不好看,你會該離場去做其他有意義的事,還是勉強把電影看完呢?
買票的100元是沉沒成本,因為它已經發生,無論你是否看完,這100元都不會回來。你可能會覺得電影不好看,若離場就浪費了100元。但是,若選擇看完電影,除了原本的100元不會回來,還要付出額外的時間與精神的代價在不好看的電影上。聰明的做法應該是忘了那之前付出的100元,去努力眼前更有價值的事情。
 
當我們騰出原本看電影的時間,將這段時間用在別的地方,這就是「機會成本」。若你把握這段多出的時間多和朋友相處交心,或是多做成了一筆生意,那麼這「機會成本」便相當的有價值。
 
保羅說「忘記背後,努力面前」,讓我們忘記曾經付出過往的「沉默成本」,努力抓住面前的「機會成本」,靠著基督為生活開創出不同的風貌,活出豐盛的人生!

信的使徒─保羅

 

 3
 
保羅在林後4:7-10短短的幾句話,卻帶出令人難以想像的信心,難怪保羅會說你們要效法我,正如我效法基督。如果保羅的信心有九分,我大概只有兩三分吧。
最讓我感到驚艷的句子是「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致失望。」不曉得大家有沒有四面受敵的經驗,那種黑暗無助沒有盼望的日子,真的很可怕。
保羅信主後的生活,遇到的逼迫困難從不間斷,遇到各式各樣的危險,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海中的危險、假弟兄的危險、受勞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飢又渴…林後11羅列了很多「危險」,保羅的基督徒生活可是一點都不輕鬆啊!但他卻沒有放棄信仰,反倒信心宣告「不被困住、不致失望、不被丟棄、不致死亡」,保羅被稱為「信的使徒」實在當之無愧。
保羅有這麼大的信心,來自於他裡面的「寶貝耶穌」,保羅知道自己的肉體破敗軟弱不堪如同卑賤易碎的瓦器,但因著有寶貝耶穌在裏頭,我們跟著蓬蓽生輝,我們裡面有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自己。當遇到難關逼迫時,趕快抓住上帝,謙卑地承認「我不能,上帝能」,不是靠自己,乃是靠耶穌,活出「向己死,靠主活」的得勝生命。

原罪

擷取

原本我對「原罪」觀感到習以為常,沒有深入去細想「原罪」觀對基督徒的重要性。
 
「原罪」是由亞當遺傳後裔而來的,羅5:12提到「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因此人要吃自己犯罪後結的果子,就好像吃了髒東西會拉肚子,熬夜追劇隔天沒精神上班上課。
世人都犯了罪,全人類都落在大海中等待救難的方舟,唯有在方舟上的人才能拉我們上岸,這個唯一的救援者就是耶穌,人無法靠著自己的力量脫離困境。
耶穌救贖全人類的方法是以祂的無罪之身成為代罪羔羊釘在十字架上,為眾人死,我們因他的死而活,這是奇妙交換的恩典。救贖是要付上「代價」的,舊約以色列人若犯罪,要到聖殿獻祭贖罪;奴隸若是要贖身,要付贖金才能得自由。
耶穌的救贖,使我們從罪當中「得釋放」,這是一種關係的改變,從前我們都是罪的奴隸,因著耶穌在十字架上神聖的交換,我們得拯救成為神的兒女,脫離罪的束縛得到自由與釋放。這樣的好消息,才真正帶給世人安慰和盼望。 

神的名字是耶和華?

四字神名 Tetragrammaton 300x150

一位外請講道的牧師中午和大家一起吃愛宴,和一位同桌的姊妹聊天,發現她還沒受洗,也還沒正式做過決志禱告,於是向同桌聊天的另一位弟兄說:「弟兄,這位姊妹說他來你們教會七八年了,都沒人問他要不要信主,也還沒做過決志禱告。你可以趁此機會練習一下,向她傳福音,正式帶領她決志信主?」
 
這位弟兄已經信主二三十年,聽到了牧師的邀請,就很誠懇地對旁邊這位姊妹說:「我們所信的上帝名叫耶和華,祂有一個兒子,名叫耶穌,祂們都姓耶。上帝一家創造了世界,上帝也很愛人,所以差下他的兒子耶穌......」
 
這位弟兄帶完那位姊妹做完決志禱告之後,牧師先將這姊妹介紹給駐堂牧師。回來後問這位弟兄:「剛剛你是認真的嗎?上帝姓耶,爸爸叫耶和華,兒子叫耶穌?」
 
弟兄說:「對啊!難道不是嗎?聖經不是說耶和華,耶穌?他們是耶家人啊!」牧師吃驚的不敢相信,弟兄已經信主二三十年了,居然認為上帝姓「耶」,還「耶家」哩!
 
和合本聖經提到上帝的名字是「耶和華」,耶和華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摩西問上帝叫什麼名字,上帝回答:「我是自有永有的。」(出3:14)英文是I am (that) I am,嚴格來說這不是名字,I am後面應該加名詞。在聖經中,上帝啟示祂的名字是「四字神名」,用四個希伯來字母表示神的名為「YHWH」。十誡中的第三誡提到不可妄稱YHWH你神的名,因此以色列人看到「YHWH」四字神名是不會讀出來的,改讀ADONAI(希伯來文的「我主」)。
 
當以色列人念到出34:6 是這樣讀的「YHWH(讀ADONAI)在他面前宣告說:YHWH,YHWH,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
 
那麼現代中文聖經的「耶和華」是怎麼來的?其實是出自於17世紀KJV英王欽定本的英文聖經,要翻譯四字神名「YHWH」這四個字是子音沒辦法發音,為了要能發音,就把YHWH+ADONAI=英文Jehovah,英美宣教士將英文聖經翻譯為中文時,就將Jehovah翻譯為耶和華,成了華人世界熟知的神的名。
 
若我們在古代和彼得、約翰、奧古斯丁等人提到「耶和華」他們是聽不懂的,因為「耶和華」這詞是由中世紀的學者自行創始,然後由英王欽定版聖經發揚開來的。我們現在再怎麼樣,也不要真以為聖父和聖子姓「耶」,這讓人對信徒望文生義的無知感到太荒謬可笑了。

洗禮的意義

baptism.JPG

曾聽過有人說「只要信就好,不用受洗」,這樣的說法讓我聯想到「只要同居就好,不用結婚。」洗禮就好像婚禮,對基督徒具有重大意義,是不能輕忽的重要聖禮。聖經上說「信而受洗必然得救」(可16:16),除了信,還要接受洗禮。

為什麼接受洗禮這麼重要呢?洗禮有三個意義:

1、信主得救 (可16:16)
藉著洗禮公開宣示,我的罪已經被耶穌的寶血赦免了,舊事已過,成為新造的人。

2、歸主名下 (加3:26-27)
成為神的兒女、神家裡頭的人,可以享受神家裡一切的豐富;從黑暗的權勢進到上帝的國裡,有上帝國子民的身分。

3、與主聯合 (羅6:3-5)
我已經與基督同死、同埋葬、同復活,現在活著不在是我,乃基督在我裡面活著聖靈內住在我們裡面,靠著基督加給我力量凡事都能做。

受洗有這麼豐富的意義,今天若有人告訴你,只要信不需要受洗,那麼他可能失去了很多屬靈上的祝福而不自知。

武加大譯本:拉丁文聖經

耶柔米

聖經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在此介紹大家比較陌生的《武加大譯本》。
 
《武加大譯本》就是拉文丁的聖經譯本,是由第四世紀教父耶柔米翻譯的。耶柔米曾說:「認識聖經就認識基督,不認識聖經就不認識基督。」武加大譯本已經通行了一千多年,至今大公教會仍然使用這個版本。
 
耶柔米精通拉丁文、希臘文和希伯來文,花了將近23年翻譯聖經。由於當時印刷術還沒有發明,還是使用羊皮卷的年代,將新舊約聖經翻譯成拉丁文後的書卷非常浩大。想像一下整本聖經要用多少羊皮卷!?若要將聖經運送到他處可是要使用滿滿一牛車來載送。
 
由於全套聖經超級昂貴又不易取得(畢竟要人手抄在羊皮捲上),所以中世紀只有修道院、教會或少數地主、財主等才能擁有,在當時教育不普及的世界,也只有少數神職人員或學者能好好讀懂拉丁文聖經。
 
15世紀古騰堡發明印刷術後,發行了美學及工藝價值極高的《古騰堡聖經》,採用的聖經版本為就是《武加大譯本》,不過當時只共印刷了180本。現在若能擁有一本當時的《古騰堡聖經》,等於是擁有了世界歷史的瑰寶。
 
由於後來有了印刷術,1517年宗教改革之後,馬丁路德翻譯聖經,以地方語言作為文字的聖經就迅速地傳遍歐洲各地,宗教改革得以成功。當時也因為教會期待每個人都能讀懂聖經,所以開設各樣平民識字讀經課程,形成了後來世界平民教育的風潮。現在人人識字,又人手一本聖經,打手機的開聖經app,還有各國語言各種版本,實在相當幸福。

耶穌受難(The Passion)

S 9339115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召命,那召命是什麼呢?可以從三方面來思考:熱情、天賦、上帝的旨意,我對什麼有熱情,我特別擅長什麼,上帝對我的旨意是什麼?
 
很多人其實不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己的熱情所在,日子就一天過一天。熱情的英文是passion,這個字原來是指耶穌的受難(The Passion),耶穌就是熱情(passion)的最佳代表,耶穌愛人到一個地步,願意為罪人上十字架受苦,這就是最大的熱情(passion)。所以熱情的意思是你願意為之受苦的人事物,就是你的熱情所在。
 
有人熱愛健身,願意為了舉起超乎身體負荷的重量而受苦,願意每天跑5公里以上氣喘吁吁而受苦,受苦就是他的熱情,受苦的同時也會帶給他快樂,快樂來自完成任務後的滿足感,雖然過程很艱辛,但成果是豐碩甜美。堅持健身的目標就是希望看到人魚線、六塊肌的完美身材,雖然過程受很多苦,但卻甘之如飴。熱情和享樂其實不一樣,享樂不須付任何代價,下班後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吃雞排喝珍奶,這是享樂不是熱情,享樂只是為了滿足個人慾望而已。
 
我們的熱情是什麼呢?什麼是我們願意為之受苦,持續付上代價仍然樂此不疲。聖經上說「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活出熱情,我們的日子就像充滿動力向前的火車,失去熱情,就像洩了氣的皮球癱軟在地。讓我們靠著上帝的幫助,找到自己的熱情,發揮天賦,完成人生的召命。
Copyright (c) 十架福音宣道會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themescreative.com